作決定時,我總反反覆覆出爾反爾。今天說好,明天可能不好。今天要A,明天要B,後天二者可能皆非,選了C。小事的反覆倒還好無傷大雅,大事的反覆我不敢,總是滿足別人期待,硬著頭皮違反自己心意(或者說還沒有準備好)就去做了,結果無論好或壞,心裡都不開心。其實,很不爽這樣的自己,身邊的人也覺得很煩,我一直在找解決這個毛病的方案。
人類圖裡有一款人作決定的方式是:等待情緒周期的清明。情緒周期可長可短(看事件在內心的份量),作決定時至少睡過一覺再來說,當下別作任何決定。請開始等待自己的情緒周期!等!別興沖沖地決定任何事。等!也別火冒三丈的推開或決定任何事。等待!等待!等待!對自己有耐心。
我對自己的觀察,很多事睡了幾天後,這些事只是別人要我去做而我自己不想碰。另一些事是別人提起,剛好我一直都想做就可能會是很好的合作方案。很多當下瘋狂想要的東西,睡了一覺慾望對折,睡過三天忘記自己為何當初如此歡喜。所以,情緒高點和情緒低點都不是決定的時刻,要用一整段的情緒周期來檢視來準備好自己是否要作決定。
嗯,情緒人作決定的方式是等待情緒的清明。選A選B選C可能都不是,或許不作決定才是最好的選擇呢?! 最好的答案,走過一整段情緒周期才會知道。
總之,我治好自己反反覆覆。當事件來到我面前,我會說,讓我考慮幾天再回答你,或者,讓我考慮幾天後你再問我。如果,要在當下作決定,我拒絕。我拒絕的原因不會是討厭對方,我拒絕的原因是當下沒有最好的解決方案,無法周全看到整件事的全貌,無法選擇。
有朋友問我,被問要不要在一起時怎麼處理呢?
跟對方說,”讓我想一想”,還有,自己回家睡個覺再決定。不是"跟對方睡覺再決定"。感恩。
情緒有沒有變得好溝通?
有呀!情緒人準備好自己好開心。